• 2025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券商数字化能提升IPO定价效率吗?

      2025, 44(3):1-14.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101103

      摘要 (127) HTML (0) PDF 1.13 M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 2012—2021年IPO公司研究样本,考察券商数字化对 IPO 定价效率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券商数字化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IPO定价效率,表现为券商数字化程度越高,IPO 抑价率越低。研究还发现,券商数字化与IPO抑价率的负向关系在IPO企业年轻、关联交易较多、股权集中度高的时候更强,表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券商数字化影响 IPO 抑价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检验发现,承销券商的数字化程度越高,上市后长期表现越好;且券商数字化的作用不受发行制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数字化研究拓展到了直接融资市场中介领域,对于认识证券公司数字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深化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科技金融发展与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

      2025, 44(3):15-28.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121102

      摘要 (153) HTML (0) PDF 1.04 M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经济主体,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此,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为其有效传导渠道。同时,该作用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技术市场较活跃地区及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地区四个方面。此外,还发现科技人才供给和企业家精神的正向调节作用,以及政府罚没行为的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应强化科技金融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创业水平和助力企业成长,发挥各类政策和制度的激励作用,以此实现金融助力高质量 就业

    • 低空经济的概念内涵、发展特征与推进策略

      2025, 44(3):29-37.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101402

      摘要 (176) HTML (0) PDF 1.13 M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低空经济是基于我国低空飞行领域的长期实践以及现阶段发展情况提出的,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质生产力。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关于低空经济还缺乏系统的深入探讨。面对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高热度,对其概念内涵。发展特征进行认真界定,对该产业领域的基本推进策略进行认真思考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给出低空经济概念的明确界定,结合产业化探索与创新实践分析其发展特征,并针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阶段讨论推进的策略。论文对于人们厘清关于低空经济的认识和发展思路具有参考价值。

    • 质量信号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逆向选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5, 44(3):38-50.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110413

      摘要 (66) HTML (0) PDF 1.08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买卖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食用农产品市场的逆向选择,其根源是食用农产品具有显著的信任品特征,导致消费者在使用后仍然难以直接判断其质量等级。本文在理论上阐述了产品质量信号对逆向选择的作用及影响机制,进一步通过典型食用农产品细分市场——茶产品市场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促进产品质量信号释放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且外部质量信号的影响强度高于内部质量信号;同时,市场活跃度和信息匹配效率作为调节变量,会影响产品质量信号释放对逆向选择作用的强度。因此,需要企业。第三方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多方协作推进食用农产品内外部质量信号的有效释放,完善产品质量信息建设和披露体系,进而缓解市场逆向选择,促进食用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2025, 44(3):51-65.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61611

      摘要 (87) HTML (0) PDF 1.15 M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 2011—2022 年 A 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此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事前补贴相对于事后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能通过刺激企业“ 想发展” 的意愿、提升企业“会发展” 的能力及鼓励企业“敢发展” ,进而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对东部地区企业、成熟期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可以提高管理层数字创新关注度和数字技术创新绩效。文章丰富了政府创新补贴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加深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

    • 企业数字可供性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2025, 44(3):66-83.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42301

      摘要 (85) HTML (0) PDF 1.33 M (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新优势,企业越发追求数字可供性,这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 2010—2022 年中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可供性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可供性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数字可供性正向影响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对探索式创新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对利用式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吸收能力对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均在数字可供性与双元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吸收能力仅在数字可供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通过数字可供性实现双元创新并发挥动态能力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启示。

    • 制造业内外贸一体化与企业创新: 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2025, 44(3):84-96.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110509

      摘要 (65) HTML (0) PDF 1.02 M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外贸一体化作为“双循环”战略的微观运行机制,是化解外部风险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企业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引致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有待进一步被挖掘和论证。本文尝试将内外贸一体化纳入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及潜在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内外贸一体化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需求市场越多元化,企业内外贸一体化中需求引致创新的效果越显著;市场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越显著。③西部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高于东、中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高于中、低技术制造业;私人控股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研究结论可以为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如何赋能资源编排能力——结构洞的中介作用

      2025, 44(3):97-110.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81802

      摘要 (57) HTML (0) PDF 1.07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价值创造逻辑逐步从企业主导向价值共创转变,企业的资源编排变得愈加复杂。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理论,从生态层面探寻资源编排能力提升的角度,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对资源编排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结构洞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互补性、共享性、模块化、开放性对资源编排能力具在正向关系。结构洞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与资源编排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与资源编排能力的作用机制,丰富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 在实践层面对平台企业重视和构建生态系统从而提升资源编排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

    • >技术经济管理
    • 人工知识如何转化为融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研究

      2025, 44(3):111-121.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50105

      摘要 (52) HTML (0) PDF 2.00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智能在知识创造和创新驱动方面的潜力正不断被挖掘和得到认可,本文聚焦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创造机会推动融通创新,对人工知识转化为融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的多层次过程、主要动力及固化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知识通过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逐级转化为融通创新主体职能部门的操作性知识、融通创新主体的战略性知识与融通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知识;(2)人工知识的成功转化依赖于人机协同、职能部门协同和创新主体协同等多重动力因素;(3)人工知识转化流程的有效固化依赖于学习和忘却学习并行下的创造性学习机制。本文为人工知识转化为融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为人工智能赋能创新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利用人工智能的知识创造作用推动融通创新提供了管理启示。

    • 工业智能化会影响劳动者家庭教育支出吗?

      2025, 44(3):122-135.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41112

      摘要 (45) HTML (0) PDF 1.03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化反映劳动者面对工业智能化影响时的态度,并将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塑造未来劳动力市场格局。结合省级面板数据和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从教育支出视角实证检验了工业智能化对劳动者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会显著地推动劳动者家庭增加教育支出,这在高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现得尤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技能溢价是工业智能化促使劳动者家庭增加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而对技能溢价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如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对工业智能化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技能劳动力供给丰裕会降低技能溢价进而降低工业智能化对教育支出的提升效应。在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叠加劳动力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工业智能化与劳动者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门槛效应,即工业智能化水平对劳动者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在达到门槛值后有所削弱。最后,本文从如何看待工业智能化以及应对工业智能化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几点针对性意见。

    • >技术经济评价
    • 基于定制化创新努力的自有品牌引入决策研究

      2025, 44(3):136-148. DOI: 10.12404/j.issn.1002-980X.J24042405

      摘要 (47) HTML (0) PDF 1.30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零售商自有品牌不同,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消费者数据,其利用大数据资源和创新技术在开发设计自有品牌时进行定制化创新努力。然而权力结构差异和电定制化努力对电商自有品牌引入决策的影响尚不清晰。利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不引入自有品牌、强势电商引入自有品牌、弱势电商引入自有品牌三种情形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第一,电商平台引入自有品牌的条件是自有品牌潜在需求系数和创新技术成本效率高于一定值,且弱势电商平台引入自有品牌的“门槛”更高;第二,电商平台引入自有品牌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可以提高制造商和渠道整体利润,其中对于制造商来说,强势电商引入自有品牌对制造商更有利,而从渠道整体来看,当品牌间替代程度较低,弱势电商平台引入自有品牌更有利。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电话:010-65055536, 18515632865  Email:jishujingji@cste.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100081)  邮政编码:80-584
ICP:京ICP备05035734号-5
技术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经济》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与共享”专题征稿启事